English

关于高考语文测试的几点建议

1998-04-15 来源:光明日报 郑中东 我有话说

恢复高考之后,特别是近十年,考试内容已成“定”型。总的说来,教的与考的内容往往大相径庭。其主要问题是:

第一,理科化。许多学生在做完试卷后,感觉不像在考语文,倒好像是在计算一道道理科题。因为题型过于标准、单调、机械,每道题都有若干要点,少一个要点就丢分,使学生不能、不敢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自己的想象力。特别是阅读题,这几年经常是关于一个物理的或生物的试验“报告”,还有的题是让学生推算天干地支,如“今年是戊寅年、三十年后是何年”之类。明明是语文考试,考的似乎并不是学生的语文能力。

第二,标准化。要求过于标准,甚至于苛刻。如:“选最恰当的一项”,“有三个错别字的一项”,“用11个字加以概括”等等。

第三,缺乏科学性。语文考试给人的印象就如同在搞文字游戏,在走迷宫,庞杂无章,搞得老师越来越不会教,学生越来越不会学。平时学得好,高考分数未必高,学生只好渐渐放弃语文。

因此要想把学生请回来,活跃、丰富语文教学这块主阵地,除了教材的改编,教师的素质加快提高以外,对语文考试内容的改革势在必行。

我以为,语文高考试题的改革,是不是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下些工夫。

1、文学性(文学特点要突出)。

中学语文课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学课,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有情趣,有修养的新型一代,亟须优秀文学的熏陶。不同时代的人常常会受当时那一时代的文学的影响,而且会打上很深的烙印。春秋战国,人们崇尚“理”“德”“义”等,就是与当时的主文学———《诗经》分不开的,讲究“风雅”,追求“理”趣,知情达“礼”。唐宋时期,上到皇帝老子,下至黎民百姓,写诗颂词蔚然成风,成为一种时尚。而今,人们有些迷茫了。因此,在考试中应尽可能地多一些有代表性,有趣味的文学色彩浓厚的内容,像意境优美,能给人以思索的一些诗歌、散文、小说片断等。美与理趣共存,往往很快、很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情趣上来了,理解就会加深,做起来自然也会得心应手。语文阅读试题,应重在考查学生的理解、欣赏、评判能力,学生的这种能力在考试中体现出来了,高考语文测试的效度也就体现出来了。

2、知识性。

一个爱看书的人,尤其各方面书籍都爱浏览的人,他了解到的,懂得的一般也会很多。语文教学就是要求、引导学生在尽可能地多了解文学范畴中的诸多知识。而今的学生,对李白、苏轼,唐诗、宋词知之甚少;如果强化考试内容的知识性,必然可引导学生平时多看、多背、多积累、多思考。像1卷中《基础知识》这一部分,我以为最适合体现知识性这一特点,但应删减一些单调、乏味、纯概念性的内容,突出文学知识的特点。

3、灵活性。

语文学科应是一个广阔的、充满想象的、自由的学科。在文学的天地间肆意徜徉,人才会产生丰富的情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语文教改的关键。

因此,要尽可能地压缩标准化试题,它考不出学生真实的水平。其次,减少选择题,增加简答题,还语文学科的本来面貌。如今的学生在写作之前总是长吁短叹,写不出来,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类似简答题这种小小的练笔机会几乎没有。

我觉得不妨这样安排,把语文考试内容分成三类:第一类,文学知识;第二类,文学阅读;第三类,写作(体裁不应只限于一种)。这样,不正是突出了其文学性,知识性,灵活性的特点了吗?

(作者单位:北方交大附中)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